省法院召開六五環境日新聞發布會



6月5日,省法院召開六五環境日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狀況,發布某環境研究所訴某公司、某村委會、李某生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等10件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省法院副院長呂濤出席發布會并通報有關情況。
據通報,2024年,全省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護航美麗山東建設,新收各類環境資源案件17838件,審結17546件,同比分別上升2.95%和3.10%。堅持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全要素、全過程、全鏈條”懲治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審結污染環境犯罪案件210余件,非法采礦、非法占用農用地、盜伐、濫伐林木等犯罪案件390余件,涉動植物資源保護案件200余件,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守護自然資源安全,助推生物多樣性提升。充分發揮環境資源民事審判的救濟和修復功能,依法審結涉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涉通風、采光等相鄰關系糾紛等案件1000余件,礦業權糾紛、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糾紛案件1000余件,及時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民事權益。監督支持依法行政,依法審結環境資源行政案件2300余件,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規范開展執法活動,依法保護行政相對人權利,促推環境綜合治理水平提升。充分發揮環境公益訴訟對生態環境的預防性、恢復性保護功能,依法審結檢察機關、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24件、行政公益訴訟案件18件,判決或調解確認賠償生態環境損失及修復費用約1億余元,有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據介紹,全省法院堅持服務中心大局,發揮環境資源審判對于高品質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服務作用,服務保障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鄉村全面振興,促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堅持協同共治,推動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立足區域、流域司法保護需求,加強沿海生態環境、“雙遺產”、野生植物等保護協作,織密生態環境一體化保護司法網絡。強化府院聯動,與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簽訂《深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合作框架協議》,與山東海警局等部門簽署《山東海上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意見》,健全執法司法協作銜接機制,助力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協同做好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堅持將法治宣傳與司法公開、以案釋法與司法便民相結合,增強公眾參與度,創新宣傳形式,講好司法故事,推動全社會法治意識和環保意識提升。加強業務建設,扎實開展“三強三優”專項活動,持續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建設,增強精品意識,打造特色審判品牌,助推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全省法院將認真落實“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要求,努力在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以高質量環境司法服務高質量發展,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美麗山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