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主要負責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審理工作,現有員額法官3名,法官助理和書記員9名,組建審判團隊1個。近年來,該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更新審判理念,完善工作機制,多項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國前列。近年來,被最高法院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2022年度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先進集體”,被省生態環境廳、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評為2021年度、2022年度“山東省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審判調研成果榮獲國家級獎項3例、省級6例,發布環資審判典型案例60余件,審結的案例分別入選最高法院“2022年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和中國法學會“2021-2022年度中國十大環境司法案例”。
一、樹立“兩山”理念,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實行環境資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審判機制,審理了一批新型疑難復雜、有社會影響力的典型案件。審結了全國首起適用勞務代償方式承擔民法典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責任的公益訴訟,該案例入選最高法院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典型案例,被中國法學會評為“2021-2022年度中國十大環境司法案例”。審結了全省首起野生動物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全市首起環境保護組織起訴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全市首起適用土地復墾方式履行修復義務的土地資源破壞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及某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名被告人犯污染環境罪專案等典型案件,《人民法院報》對多起案件予以報道。深入貫徹恢復性司法理念,促使本市一家市政污水處理企業完成升級改造。聯合威海法院、檢察院開展跨區域增殖放流活動,放養了40萬尾許氏平鲉魚苗。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對多起涉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制品的公益訴訟案件進行了集中宣判,《山東法院簡報》進行了刊發。指導即墨法院審理了林某鑫等四人提供環評虛假證明文件案,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受到了省委、市委領導的高度評價。
二、堅持協調聯動,形成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合力
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在全國創造性地建立了“先民后刑”“刑民并行”的生態環境損害刑事民事訴訟銜接機制,形成環境資源保護合力。與市檢察院、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等十余個部門聯簽了多部規范性文件,對走私禁止進口的危險廢物等適用認罪認罰的情形及量刑標準、勞務代償的適用范圍、實施監管及履行完畢的確認、統籌收取和使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等問題進行了規范和細化。2022年8月,與市檢察院、公安局、生態環境局等8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建立生態環境損害刑事、民事公益訴訟銜接及生態環境修復多部門聯動協作機制的意見》。以促進環境修復為落腳點,在全國創新性構建起相關部門協同開展生態環境判前修復、修復判項移送協執和監管驗收等機制,有效地解決了侵權人修復生態環境難的司法實踐困境。最高法院環資庭在“中國環境資源審判”微信公眾號轉發推廣,省法院和青島市人大常委會領導分別作出批示推廣。2022年10月,依職權提級管轄了一起涉及破壞農用地50余畝的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后根據該《意見》將相關判項移送自然資源部門協助執行,中院做好監管驗收工作。
三、深化機制改革,提升環境資源審判專業化水平
貫徹落實省高院關于深化環境資源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了《關于深化環境資源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工作的意見》。優化審判機構,在全市10個基層法院分別指定了一個業務庭或人民法庭對環境資源案件集中審理。配齊審判力量,目前各基層法院共配備負責環境資源審判的法官62人,其中刑事法官12名,民事法官36名,行政法官14名。明確受案范圍,制發文件明確了環境污染罪等28種罪名的刑事案件、采礦權糾紛等50種案由的民事案件、環境行政處罰等6種案由的行政案件,以及產品責任糾紛等3種案由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案件,作為全市兩級法院環境資源庭案件集中審理的案由范圍,初步形成了環境資源的專業化審判格局。
四、加強司法宣傳,大力營造生態文明建設良好氛圍
加大司法宣傳力度,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發布典型案例,舉行主題宣傳系列活動。與市生態環境局建立了“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每月開展法治咨詢服務,積極回應社會多元化司法需求。開展法官“六進”活動,深入重點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各大高校、律師大講堂、市消保委等地開展法治宣講,宣傳環境資源保護法律知識,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生態環境法律問題,推動產業綠色、科學、可持續發展。加大普法宣傳廣度,發揮新媒體宣傳優勢,以環資庭審結的一起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制品案為素材,拍攝了環境保護情景短劇《對不起,我們都是“臥底”!》,在全社會營造環境資源保護氛圍。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夕,最高法院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中國法院網、《人民法院報》頭版頭條對青島中院的環資審判工作進行了重點宣傳報道。
五、大興調查研究,不斷加強審判隊伍司法能力建設
大興調查研究,以調查研究提升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水平。建立了業務培訓和理論研討制度,撰寫的多篇論文、案例和裁判文書在全國及全省發表或獲獎。在全省法院“實施民法典‘五個一百’活動”中,青島中院環資庭獲得優秀裁判文書、典型案例、優秀短視頻、先進法官等四項榮譽。兩名員額法官榮獲“全省法院審判業務專家”稱號。撰寫的案例分析和判決書先后獲全國法院優秀案例二等獎、三等獎、全省法院優秀裁判文書二等獎、優秀案例分析一等獎等獎項,3篇案例入選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年度典型案例。撰寫的《野生動物刑事暨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調研報告》被省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參考》刊發,并榮獲了2022年全國法院環境資源刑事審判優秀業務成果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