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年文明號 德州中院研究室
圍繞法院中心工作 鍛造文明司法先鋒
——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事跡
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是綜合審判業務部門,承擔調查研究、綜合材料、信息簡報、對外宣傳、司法統計等多項重要職能。全室共有干警7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碩士研究生4人,均為中共黨員,平均年齡35歲。2016年以來,在院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爭一流、出精品、創品牌、精服務、做貢獻”的思路,充分發揮和延伸自身職能,科學服務領導決策和全院工作,從嚴從實、奮發進取,各項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先后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全省青年文明號”,被省法院榮記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連續多年被省法院、市委政法委評為“思想宣傳工作優秀單位”、“調研信息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在中院部門考核中連續三次名列第一。
一、發揮參謀職能,提升服務水平
緊緊圍繞全市法院中心工作,明確目標,強化措施,優化服務,把院黨組“從嚴從實、改革創新、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總基調落實到每項具體工作中。2016年以來,優質高效起草領導講話、會議材料、重要文件、經驗總結等各類綜合材料376件,有力地指導和推動了全市法院各項工作,起草的《關于發揮審判職能服務協同發展示范區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得到上級法院和市領導批示肯定29次。圍繞法院重點工作和司法改革熱點問題,承接3項全省法院重點調研課題,組織20項全市法院重點調研課題,開展18次專題調研活動,在家事審判改革、化解執行難題等領域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推動全市法院在司法改革和工作創新中不斷取得新突破。深化司法理論研究,編輯院刊《德州法苑》4期,推送19篇學術論文、案例分析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18篇學術論文在全國全省論壇和大賽中獲獎。認真做好司法統計和數據分析工作,編寫司法統計分析材料16篇,領導參閱6篇,為領導及時把握審判態勢和工作重點提供第一手資料。精編信息簡報,注重研判型、前瞻型、建議型信息編寫,本院采編簡報131期,直報省法院信息228條,被最高法院采用2篇,省法院采用58篇,其中1篇信息被評為全國法院優秀信息,9篇信息被評為全省法院優秀信息,中院被評為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進集體。

二、倡導司法文明,樹立良好形象
講述法院好故事,傳播法院好聲音,凝聚法院正能量,全力推動司法文明建設。2016年以來,主辦新聞發布會15次,主動發布社會廣泛關注的涉毒品案件、知識產權案件、“民告官”案件審判信息。在各級主流新聞媒體發稿1082篇,其中在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國家級媒體發稿156篇,在大眾日報、山東法制報等省級媒體發稿374篇,在德州日報等市級媒體發稿552篇,不斷擴大法院工作的社會知曉率和關注度。先后在新華社內參推出《德州中院打造黨建工作新格局》、在法制日報推出《情法并舉怎樣斷清家務事》等重量級稿件,夏津法院推行司法社工的報道被評為全國法院新聞宣傳優秀稿件。高度重視新媒體宣傳,推動全市13個法院全部建成“兩微一網”平臺,及時發布司法信息、回應社會關切,中院開通的兩個官方微博,粉絲量已突破50萬人,微信公眾號每日推送鮮活司法信息,關注量上升到6000余人,活躍度和點擊量位居全省前列。積極開展主題宣傳活動,開展“青春奉獻天平”、“基本解決執行難”等系列宣傳活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

三、加強自身建設,打造文明團隊
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職業文明標準貫穿于部門日常工作之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法院人的良好形象。創建“學習型”庭室,充分利用周二例會和周五固定學習日的時間,抓住業務培訓和外出學習機遇,認真學習中央、省市委和上級法院重大會議精神、重要法律和司法解釋、相關業務知識,及時更新知識結構,豐富知識儲備,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專業能力和文化修養。積極參與一線審判工作,共參審案件230件,主審案件63件,全部做到服判息訴、案結事了,在審判實踐中錘煉公正司法、文明司法的能力。強化共同價值追求,積極參加黨團知識競賽、法院開放日、憲法宣誓、“我為黨旗添光彩”主題演講等集體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干事、奉獻青春、建功立業的庭室氛圍。踐行“四心工作法”,養成遵守司法禮儀和文明服務作風,不管是領導、同事還是當事人,均做到熱情、真誠、文明、耐心接待,用點滴努力樹立新形象、引領新風尚。
服務決策、推動法治是研究室的核心使命,超越自我、超越夢想是研究室團隊的不懈追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繼續秉持優質、高效、規范、文明的青年文明號服務承諾,敢于爭先,奮發有為,為法院事業、法治建設和改革發展大局貢獻全部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