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巨峰人民法庭

日照市嵐山區人民法院巨峰法庭現有正式干警2名,聘任制干警2名,負責審理巨峰鎮、高興鎮2個鄉鎮的民商事案件,轄區面積225平方公里,行政村136個,人口約12萬。近年來,巨峰法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以人民滿意為目標,以爭創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動力,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近3年年均結案280余件,結案率達97%,服判息訴率達93%,案件調解撤訴率超過65%。先后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平安山東建設先進集體”等。
一、堅持以新思想定向領航,確保法庭工作正確方向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黨的絕對領導落實到法庭工作各領域各方面,貫穿于執法辦案各個環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做好法庭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走出去開展教育,把主題黨日開到甲子山戰役紀念館等場所,全庭黨員干警結合自身職責暢談心得體會。秉持“讓黨旗在法庭上高高飄揚”的理念,堅持把黨支部建在庭上,充分發揮法庭黨支部管思想、管業務、管落實的職能作用,著力推行“黨建+”人民法庭工作模式,圍繞“黨建+品牌創建、訴源治理、多元解紛”的工作思路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著力將法庭打造成為助力轄區平安建設、服務基層社會綜合治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線戰斗堡壘。
二、堅持以服務大局為抓手,提升法庭為民司法水平
牢固樹立“小案不小辦”工作理念,靠前一步發揮職能作用,巨峰鎮作為北方唯一的“國家級特色綠茶小鎮”,法庭堅持服務大局,找準茶農在訴訟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認真研究加以解決。一是實行立案“三同步”模式。在鞏固法庭原有訴訟服務的基礎上,針對涉茶產業案件創新實施立案“三同步”工作模式,即訴訟案件做到當天立案、當天繳費、當天送達,最大限度縮短涉茶企和茶農案件的審理周期,將茶企、茶農潛在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二是創新審判模式。為解決茶農茶季繁忙與訴訟時間沖突等矛盾,設立“周末法庭”,將開庭時間確定在節假日及周末,為不能在正常工作日到法庭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提供訴訟服務;將每周五固定為巡回審判日,法官走出法庭,走進茶山茶園走訪調查,就地立案、調解和審理,實現由“以法庭為中心”向“以群眾為中心”的實質性轉變。三是成立“電商服務站”。在轄區電子商務創業園成立電商服務站,法庭干警輪流值班,為電商提供普法宣傳等司法服務。組建微信交流群,將全鎮500余戶注冊茶葉電商及特邀調解員、綜治網格員和“村居茶管家”等解紛力量納入其中,全天候提供法律咨詢服務。自成立以來,該法庭妥善審結涉電商案件43件,就地化解相關糾紛67起,線上解答法律問題 1400余人次。
三、堅持把非訴訟糾紛機制挺在前,推動法庭融入基層治理
牢固樹立“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現代糾紛解決理念,凝聚多元解紛強大合力,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一是完善“法庭+”訴前多元解紛機制。健全完善基層聯動解紛機制,以法庭為中心,充分發揮村委、司法所、派出所及綠茶行業協會等部門和組織的職能優勢,發動各方力量參與到訴訟調解中來,形成“一個矛盾糾紛,全員參與化解”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階段,做到矛盾不上交。二是成立“一壺茶”調解室。結合農村社情民意、風俗習慣,邀請人大代表、人民陪審員、茶農茶商、村居茶管家、鄉賢能人等組織開展“茶桌調解”,做到法律與道德倫理、鄉風民俗相結合,進一步提升調解成功率,實現案結事了人和,2022年以來,該調解室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10余起。三是建立流動訴訟服務站。針對茶葉交易季節性強、交易時間短、訴訟效率要求高等特點,法庭于茶葉銷售旺季,在轄區各交易市場設立流動訴訟服務站,并配置“法官助理+村居調解員”的糾紛調處小組輪流值班,現場提供法律咨詢,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僅2022年4月春茶上市期間,該小組就地化解各類糾紛20余起,無一進入訴訟程序。四是廣泛開展普法宣傳。不定期組織干警下鄉,在農村集市、茶葉交易市場等場所開展普法活動;選取近年來具有典型性和指導性意義的涉茶產業糾紛案件,改編成典型案例并印發成冊,供企業及茶農群體學習參考。2022年10月,法庭干警受邀走進山東廣播電視臺直播間,為全省茶農群眾解答法律問題,在線受眾超30萬人次。
四、堅持強化約束引導,打造過硬法庭隊伍
緊抓隊伍建設,提升隊伍素質,提高隊伍能力,為促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提供堅強保障。一是強化業務訓練。堅持需求導向,推進學習型法庭建設,堅持每月召開1—2次法庭講堂,每期均由1名干警領學近期最高法院發布的涉民生案件典型案例,并交流心得體會;全庭人員按時參加上級法院開展的線上、線下授課活動,提高自身法學理論功底,拓寬法律思維。二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定期舉辦法庭開放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社會各界人士視察參觀法庭工作,聽取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全面深化智慧法庭和互聯網司法建設,進一步增強公開信息的及時性和規范性,2022年以來互聯網開庭56件。三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鐵規禁令,通過警示教育和集體學習等方式,筑牢法庭干警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持續改進司法作風,自覺抵制各方面風險誘惑,確保司法廉潔,維護人民法庭和法官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