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先進集體 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法庭

近年來,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緊緊圍繞“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預防青少年犯罪”兩條主線,通過“三個強化”推進專業建設、“三個層面”發揮審判職能、“三個到位”延伸司法觸角,持續深化少年審判改革,打造“法潤少年”少審工作品牌。先后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集體、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進集體等。
一、“三個強化”推進專業建設,實現少年審判提檔升級
一是強化資源配置,壯大司法維權“主力軍”。扎實推進少年法庭機構改革,兩級法院于2021年4月同步成立少年法庭,組成6個審判團隊實行“三合一”審判,全面開展涉少案件綜合審判及延伸工作;建立專門人民陪審員、辯護人、心理咨詢師“三支輔助隊伍”,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為涉少案件審理提供專業化意見,夯實依法審理基礎。
二是強化制度托底,夯實精品審判“硬底盤”。制定出臺《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實施意見》《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護令實施辦法》等十余項規章制度,實施《助力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十大舉措》,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少年審判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確保工作有章可循。對涉少案件統一標記,檔案專門標識,加蓋“涉少”印章,全流程閉環管理;對少審法官單獨績效考核,將社會調查、教育指導、回訪幫教、普法宣傳等七項工作一并納入考核,推動工作落實落細。
三是強化集聚合力,打造權益保護“共同體”。從工、青、婦、公安、司法等部門聘請90余名家事調查員和家事調解員,開展家事調查、心理干預、糾紛化解等工作。與婦聯、民政、教育等未保小組成員單位,聯合會簽《關于做好涉案困境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有效解決未成年人“生存、失管”問題。聯合社區打造“紅領巾法治課堂”,利用寒暑假時間,開展“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引領活動”,形成社會化權益保護整體合力。
二、“三個層面”發揮審判職能,依法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一是聚焦嚴字當頭,懲治涉少犯罪不手軟。嚴厲打擊性侵、殺害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聯合公安、檢察院專門出臺辦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工作指引,做好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詢問、救助工作,避免被害人遭受“二次傷害”。對性侵未成年人被告人最高判處無期徒刑,對實施性侵犯罪的校外輔導機構教師判處全省首例“從業禁止令”。
二是聚焦依法發令,筑牢未保家庭防火墻。為深入貫徹《家庭教育指導法》,在兩級法院建立6處家庭教育指導站、青少年法治宣教室,由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的法官,與市婦聯招募的家庭教育指導師71人、“陽光媽媽”關愛團隊75人聯動配合,形成“家庭需求、司法主導、政府配合、社會參與”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模式。會同婦聯、民政、公安、教育等部門出臺工作細則,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條件、制發及各部門的協助執行義務作出細化規定,有效抵擋家暴給未成年人帶來的傷害。
三是聚焦懲教結合,當好失足少年引路人。對未成年被告人,堅持“寬容不縱容”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針,綜合采用社會調查、合適成年人出庭、跟蹤幫教等多種手段,嚴格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創新裁判文書樣式“四個附頁”,用飽含真情的文字,充滿大愛的關懷,明白通暢的說理,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
三、“三個到位”延伸司法觸角,能動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一是關口前移到位,創新預防涉少犯罪機制。堅持將預防涉少犯罪作為法治教育的精神內核,一方面以預防性侵犯罪為主線,專門形成性侵女童案件調研報告呈報市委、市政府,向有關部門發送司法建議,推動教育部門開展校園安全管理隱患整改、婦聯開展“陽光護花”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助推強制報告、入職查詢制度深入落實。另一方面,以預防校園欺凌、校園暴力犯罪為主線,創新建立校園欺凌先議機制,聯合公安部門在轄區學校成立了全省首家校園安全先議辦公室,通過事前預防、先行評議、分類裁決、跟蹤幫教相結合,依法引導、處置校園欺凌行為。
二是傾心宣教到位,打造涉少融媒普法體系。堅持“走出去”,精選30名干警成立“陽光護花”宣講團,64名干警受聘擔任“法治副校長”,為2.2萬名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紐扣”。堅持“請進來”,邀請師生參加法治夏(冬)令營、模擬法庭、庭審觀摩等活動24場次,感受零距離、沉浸式法治熏陶。堅持“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邀請中小學師生參與創作《“未”你說法》《我認識一個家長》等4個系列涉少“小案件大道理”普法情景劇,制作“漫說”家庭教育漫畫宣傳冊,創辦《青芽》少審特刊,聯合婦聯、電視臺開辦電視公益講堂,通過抖音號、視頻號、“兩微一網”廣泛宣傳,并納入全市中小學法治教育課程內容,有效拓展宣教范圍,讓孩子們知法守法、遠離傷害。
三是救助幫扶到位,緩解未成年人生活困境。會同婦聯、團委、民政、教育等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構建全市未成年人“司法+N”聯合救助體系。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惡性案件當事人未成年子女進行“暖心回訪”,對經受心理創傷的未成年人視情況分層次開展心理疏導、家教指導。2021年以來,為3名涉案未成年人發放救助款8.72215萬元,開展回訪幫教15人17次,實行行為和心理雙項矯治59人64次,切實傳遞了司法溫暖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