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孫文星

孫文星,男,漢族,1988年11月出生,山東臨沂人,中共黨員,2012年1月參加法院工作,現任乳山市人民法院濱海新區法庭庭長。他認真踏實,勤勉敬業,始終牢記法律賦予的莊嚴使命,堅守審判一線,不忘初心使命,用滿腔熱情與執著熱愛守護公平正義,在維護法律權威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以專業高效的業務能力贏得了全院同事的一致認可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贊譽,彰顯了新時達青年法官的責任與擔當。曾榮立個人二等功,先后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山東省優秀援疆干部人才、山東省優秀法官、威海市2021年度政法人物等。
一、一心向黨,爭做信念過硬的信仰者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孫文星對黨忠誠,政治立場堅定,始終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首要任務,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做“兩個維護”的堅定捍衛者,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多年,孫文星在工作崗位上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始終堅守“司法為民”宗旨,堅守公正司法的底線,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承辦好每一起案件。2021年以來共審理各類案件1800余件,多次獲評年度辦案能手稱號。
同時,擔任濱海新區法庭黨支部書記期間,孫文星以充分發揮基層法庭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為目標,積極開拓司法為民新思路,帶頭改進工作作風,通過打造法庭和社區、司法所互聯共建的“庭區(所)共建”機制,建立由18家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的“物業服務企業訴源治理微信群”、8個社區83名網格員、指導員參與的“社區訴源治理微信群”,以線上法律宣講、糾紛解答的方式指導遠程調解,為“無訟鄉村”、“無訟社區”精準發力;通過打造“當事人信得過、老百姓口碑好的互聯網+N”特色法庭,將黨建成果轉化運用到基層審判工作中,切實發揮了基層法庭黨建品牌的輻射帶動效應,孫文星帶領的黨支部曾獲評“威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法院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二、一腔熱血,善做素質過硬的領頭雁
參加工作十余年時間里,孫文星有十年扎根在離鄉村和老百姓最近的基層法庭。剛到法庭工作時,為了解決因不熟悉膠東方言而與群眾溝通存在距離感的問題,他便改變以往坐堂問案的方法,通過田間地頭調查、家長里短調解,與老百姓們拉家常、講老理,即便是在庭審中,他也盡量減少使用對老百姓來說晦澀難懂的詞語,努力把法律條文的剛性屬性,通過闡述予以再次演繹,運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耐心為當事人釋法說理,宣講法治理念與法律常識。因為用心,一口帶著本地腔的普通話漸漸掛在了嘴邊,不僅溝通順暢起來,還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化解起矛盾更是得心應手,孫文星也成為人民群眾心中的“暖男”法官。
多年的基層工作使孫文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總結出了許多化解矛盾糾紛的好方法、好經驗,也練就了嚴謹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和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工作中,孫文星始終秉持著“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的觀念,圍繞著案結事了的工作目標,努力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既化“法結”又解“心結”,爭取使案件達到良好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近年來,孫文星審理的案件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好,無一矛盾激化、無一上訪纏訴、無一錯判超期,一審服判息訴率亦始終保持在94%左右。
三、一身赤誠,勇做責任過硬的擔當人
2021年7月,孫文星受省法院選派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中級人民法院掛職鍛煉,時任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掛職期間,為助力打造智力援疆長效機制,孫文星曾開展專題業務培訓3次,完成對12家基層法院243件發改案件的雙向點評,幫助部分法官糾正并完善審判理念思維、邏輯體系及知識儲備上的盲點、誤區和偏差;指導疑難復雜案件270余件,統一20余條民商事審判中國的裁判尺度和實務技巧,為夯實兩級地區法院的業務基礎,提升員額法官的審判能力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回應喀什地區中院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審判要點、難點的需求,在前期通過調研、座談等多種形式掌握問題的基礎上,他獨立制作完成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裁判要旨》,已在喀什地區兩級法院下發執行,受到兩級法院員額法官的一致認可,并已作為喀什中院調研成果上報新疆高院。
為促進山東審判經驗開枝散葉,孫文星始終貫徹法院援疆工作要“送經傳寶”的求真務實理念,以導師帶徒的方式對中院3名法官開展審判業務指導工作,同基層院近20名法官建立不定期幫扶指導關系,對他們在審判實務中遇到的疑難復雜問題,以“事不過夜”的負責態度給予及時答復和反饋,切實以“輸血”方式傳授“山東方法、山東經驗”,以“造血”方式培養“新疆法官、喀什法官”,為打造一支責任過硬、水平過硬的新疆法院隊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