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院先進個人 袁軍
袁軍,男,漢族,1973年10月出生,山東臨沭人,中共黨員,1992年12月入伍,2000年9月轉業到臨沭縣人民法院,現任臨沭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大隊長。從警二十多年來,永葆軍人本色,政治立場堅定,工作履職盡責,勇于擔當。曾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先后被評為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山東省法院系統先進個人、臨沭縣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退役軍人等。
一、強化擔當,打造過硬隊伍
多年來,袁軍無論工作任務有多繁重,都能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系統深入地學習了黨的二十大歷屆全會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科學理論,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引業務工作,不斷提高自身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求實創新,大膽開拓,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維護人民權益作為司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弘揚司法警察的光榮感、使命感,建成了司法警察大隊文化長廊,創建了“鑄警魂·護天平”黨建品牌,努力促進黨建與司法警察業務的深度融合。
袁軍對從事法警工作無怨無悔,堅持勤奮工作,押解、看管、值庭、安全檢查,他總是身先士卒,身體力行,既是指揮員,又是戰斗員,與戰友們一起嚴格落實《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條例》和各項執勤規則,有力地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袁軍擔任司法警察大隊大隊長后,把加強隊伍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實行警營化管理模式,建立工作日一小時早操制度,將全警大練兵作為重點工作盯緊抓牢,圍繞干警履職必須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等,分級分類開展練兵,實行每月定期考核機制,不斷提升干警素質和實戰能力。
二、強化管理,提升保障水平
結合大隊工作實際,袁軍在深入調查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臨沭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工作業績考評辦法(試行)》,對法警的執勤履職、日常管理、綜合測評、業務技能、宣傳報道、其他事項等六個方面進行全方位考核評價。考核結果與考勤、績效工資掛鉤,全年總成績與評先樹優掛鉤,運行以來,有力調動了全體法警的工作積極性,促進了警務工作安全順利地開展。
敢于擔當負責。袁軍帶領司法警察大隊全體法警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認識,規范執法,擔當作為,全力以赴做好警務保障工作,成功處置山東常林集團破產重整案一名債權人現場滋事突發情況,高效協助審判、執行工作順利進行,該案件被評為全省十大破產典型案例。
針對涉黑惡案件警務保障的復雜形勢,袁軍與大隊干警一道,精心謀劃、嚴密組織、制定預案,協調各方力量,與承辦法官、公安、檢察院等多方溝通,做到合理分工、責任到人。近幾年來,袁軍不僅做好兩千余起普通刑事案件的庭審保障,還先后完成吳某等9人、周某等13 人、滕某等9人、臧某等16人、潘某等14人涉黑涉惡案件及省市重大案件庭審的警務保障工作,參與協助執行1300余次、處置突發事件30余次,為審判執行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強化規范,筑牢警務安全
警務安全工作是司法警察的生命線,袁軍根據現行有關工作規則,結合單位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臨沭縣人民法院司法制裁操作規程》《安全檢查工作流程》《刑事審判警務保障工作流程》《司法警察配合強制執行流程》《司法警察執行強制措施流程》等“五大流程”操作指引,明確工作標準和責任追究。對機關警衛、訴訟區安檢、刑事庭審保障,采取“三三制”輪換制度,每周輪換一次,確保每名干警都能熟悉和掌握法警業務。
推進落實司法警察編隊管理、警長負責制工作機制,每處法庭均由正式干警帶班,夯實安全基礎。打造智慧司法警務,投入100余萬元,購置熱成像安檢門、人臉識別系統、智能訪客系統等高科技警用裝備,將人工智能與司法警務緊密結合,配齊X光機、安檢門、智能訪客系統等,配備使用鞋底檢測儀、電子腳扣系統等科技產品,年均安檢10萬余人次,連續25年實現警務安全“零事故”紀錄。
司法警察工作是危險的、平凡的,但袁軍同志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樸素情懷,模范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訓詞精神,唱響了一曲對黨忠誠,愛崗敬業,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正義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