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蘭山區法院打造“四位一體”新體系 構建“四智建設”新格局
近年來,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著力推動信息化建設與執法辦案、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深度融合,以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為基礎,打造“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節點管控、全時空運維保障、全方位智能服務”智慧法院框架體系,構建“智審、智執、智管、智服”智慧法院新格局。
夯實基礎,以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信息化建設
蘭山區法院自2015 年起開始布局信息化建設,邀請省級專家評審組,先后制定了《信息化發展規劃2 0 1 5 —2017 》和《2018 — 2020 信息化發展滾動規劃》。同時引入專業咨詢監理公司,實現前期科學謀劃,后期實時跟蹤,確保各系統及軟硬件充分融合。搭建標準化機房,建設59 處高清科技法庭,建成“ 24 小時法院”及材料中間庫,部署云桌面610 套、電話語音留痕設備2 2 0 部、語音識別助手話筒1 4 7部、移動辦公辦案終端185 部、掃描儀100 余臺。建立數據及業務備份機制,重要數據備份完成率100% 。始終聚焦業務需求,對內建立若干業務系統微信群,干警隨時提出意見和建議,技術研發人員實時跟蹤優化解決,營造了人人參與信息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對外建立律師服務微信群,吸收律師和群眾意見,形成了業務需求與技術研發充分融合的良性循環。
重構流程,以法官為中心,強力推行無紙化辦案
推行網上立案,訴訟材料直接轉入電子卷宗。線下立案的,訴訟材料統一掃描至電子卷宗,不再收取紙質材料,倒逼法官充分運用電子卷宗。今年以來,除刑事案件外,紙質卷宗材料減少95% 以上。對送達、保全、鑒定、管轄權異議等分支流程重新設計、集約實施,全面剝離輔助業務。同時全程網上流轉,各節點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信息全面共享,法官事務性工作減少約90% 。各流程由法官發起任務,實施人員接收指令后具體實施,以主審法官確認作為完成標志。各流程環節均不再交接紙質材料,掃描上傳成為唯一流轉方式,從而將材料掃描工作從“額外負擔”變成“規定動作”,真正實現了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實現電子質證、智能語音識別、文書制作“ 左看右寫”、智能提取訴狀及筆錄內容、筆錄電子簽名、文書電子簽章并自動回傳卷宗等功能。基本實現程序性文書100%自動生成,類型化案件裁判文書自動生成完整度近九成。自2019 年1 月全面推行無紙化辦案以來,受理案件2 9 9 9 0件,結案19465 件,結案率64 . 90% ;產生電子卷宗1 1 6 1 3 9 4 頁,除刑事案件外, 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率達100% ;實現庭審直播1730 件。
節點管控,以監督促管理,有效發揮系統新活力
將訴調、立案、分案、送達、保全、庭審、合議、評估鑒定、執行、歸檔等各個節點嵌入信息平臺,實現違規操作自動攔截、辦案風險實時提示、流程信息實時共享。開發訴調對接信息系統,集成“法信”輔助平臺,實現了人民調解無紙化辦案及調解過程全程留痕,并隨案生成電子卷宗。堅持“以法官為中心”的改革構想,確保送達、保全、鑒定等事務性工作“剝離”而不“脫離”,法官得以集中時間精力進行案件開庭和裁判文書制作。借助蘭山區法院公共服務網、網上立案平臺、“ 24小時法院”等媒介,當事人可隨時隨地申請立案、自助繳費、提交材料、查閱卷宗、接收文書和節點信息,為當事人全程監督辦案提供了便利。
蘭山區法院在持續推進智慧法院建設過程中,將“以法官為中心”設計理念貫穿始終,實現了訴調對接、網上立案、智能庭審、裁判文書自動生成、一鍵式卷宗歸檔全業務網上辦理,審判、執行及訴前各分支環節全流程節點管控, 17 款軟件研發、10 項硬件配置標準、6 個網絡安全域全時空運維保障,權力運行、審判管理、智能審判、司法為民全方位智能服務,司法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