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市法院緊盯核心指標 構建“1+N”聯動機制向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邁進
緊盯核心指標 構建“1+N”聯動機制
向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邁進
近年來,榮成市法院以健全完善執行長效機制為重點,創新執行理念,強化執行協助,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1+N”攻堅執行聯動機制,進一步鞏固“基本解決執行難”成果,實現了執行工作高水平運行。截至今年7月底,該院受理執行案件3989件,結案2672件,執行到位標的額12.14億元,實際執行到位率57.12%,位列全省第一,相關工作經驗被省高院刊發于《山東法院執行動態》,在全省范圍內予以推廣。
始終堅持黨委堅強領導,全面打造執行聯動機制大格局。主動向市委匯報執行工作,黨委政府將執行工作納入優化經濟發展大局,制定出臺了《關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的通知》,多次組織協調專項執行活動攻堅調度會,并在相關單位和社會各界接力協助下,推動形成執行聯動機制大格局。將執行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院長對重大案件親自部署、親自調度,重要節點帶頭研究、跟蹤推進,通過落實“周調度、月點評、季問責”機制,進一步壓實“一把手”主體責任。
加強與執法部門協同執行,助力行政非訴案件順利執結。積極與行政執法部門對接協調,建立執行聯絡員制度,聯絡員利用自身有利條件,及時向法院提供有關被執行人行蹤、財產狀況等有價值線索,配合執行干警采取搜查、查封、扣押等強制執行措施,協助執行法官做好教育疏導工作,有效促進法院與各執法部門的信息互通、工作互動。對申請執行的行政非訴案件,定期到行政執法部門走訪座談,通過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機制研判案情、交換意見,提出改進對策,發揮執法部門在行業監管領域的職能優勢,充分調動其參與執行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法院執行工作的“協同化、網絡化、透明化”。今年以來,通過與資源、環保、海洋等部門聯動,重點解決了一批國土規劃、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非訴執行案件,90%以上大標的額案件順利執行完畢。
深化與公安機關橫向協作,全力破解“查人找物”難題。加強與公安部門溝通協作,每月將新增失聯被執行人及車輛信息錄入公安機關“大情報平臺”予以布控,公安機關利用“天網系統”對發現的被執行人及其財產先行控制,后通過110指揮中心立即通知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由法院執行指揮中心通知執行備勤法警小組(4-5名,24小時值班)快速出警接收被控制人員。同時,每月定期開展一次集中執行行動,重點打擊涉民生、涉金融等領域規避執行、抗拒執行的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申請人權益和法律尊嚴。今年以來,在公安機關協助下找到失聯被執行人79人,車輛20臺,執結案件72件,移交公安機關追究拒執罪5人。
推進社會信用聯合懲戒,加大對失信公職人員執行力度。依托榮成市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優勢,把“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同步推進,將司法誠信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四大組成部分之一,從限制招投標、融資信貸、高消費等36個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真正實現了信用誠信建設與執行工作的緊密結合。針對公職人員為被執行人的案件,及時與信用管理部門建立聯合懲戒機制,責令公職人員簽署誠信承諾書,限期履行義務,對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的,列入征信管理黑名單,給予不得評先選優、不得晉升誠信等級、不得發放獎金、加薪等信用懲戒,情節嚴重的,向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提出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扎實推進涉公職人員案件執行。今年以來,先后有120余名公職人員鑒于失信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督促1200余名其他被執行人主動償還債務。
鞏固與社會力量協調配合,實現失信被執行人精準曝光。將執行案件依據有無履行能力進行區分,分類建立臺帳,把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被執行人列入曝光計劃,借助與電信部門聯動,開通法院專用短信平臺,向被執行人及其居住、工作、主要社會活動區域內的人員發送被執行人為失信人的曝光短信,發布懸賞公告,發動周圍人員舉報其財產線索,通過輿論壓力和道德力量,敦促其自動履行義務。截至目前,對篩選出2000余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了精準曝光,70%有履行能力的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
凝聚各方力量 織密聯動網絡
切實打通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
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教授、院長 桑本謙
過去三年里,“基本解決執行難”已經成為人民法院各項工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執行工作是法院司法裁判的延伸,是司法裁判結果得以落實的最終保證,是司法公平正義得以彰顯的最后一道藩籬,其重要性及其對國家法治建設的重大意義不言自明。三年來,人民法院鼓舞士氣、一往無前,用夜以繼日的奮斗,保障了勝訴權益落地見效。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報告工作時宣布“基本解決執行難”這一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并提出要不失時機的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進軍。
“切實解決執行難”是一個新的起點。在全國法院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戰役收官之際,如何建立解決執行難的長效機制?如何形成更強合力?如何實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切實解決執行難”的更高目標?面對這些問題,威海榮成法院深刻認識到,切實解決執行難并非法院一家的“獨角戲”,這場攻堅戰必須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一起聯手“解題”。對此,他們堅持全局思維,不斷探索創新,充分激發執行活力,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法院主辦、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1+N”攻堅執行難大格局,敢于動真格、出狠招,開出了執行聯動、執行“110”、 信用懲戒、精準曝光等良方猛藥,打出“組合拳”,真正形成一盤棋思想、采取一盤棋行動,通過將“白紙黑字”兌現為“真金白銀”,切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